新闻动态
DYNAMIC
在雷州半岛的解决广袤土地上,“覃斗芒果”不仅是芒果当地农民致富的“金果”,更是产业撑起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然而,保护伞随着气候变化的广东加剧,芒果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海洋挑战——花期遭遇低温寒潮、多阴雨天气及高低温胁迫等灾害性天气,大学大难导致芒果减产甚至绝收的解决现象时有发生。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芒果广东海洋大学制定“双百行动”工作方案,产业撑起发挥滨海农业学院园艺系果树学科科技力量,保护伞与广东画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开展芒果花期防灾减灾研究和成果落地,以科技创新为雷州芒果产业撑起一把“保护伞”。
科技创新
助力产业突破发展瓶颈
雷州半岛的“覃斗芒果”种植面积约8万亩,产值高达5.1亿元,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频发,芒果花期冻害、阴雨天“花而不实”和采后货架期短等三大产业问题严重制约着雷州芒果产业健康发展。
其中,低温寒潮是雷州芒果花期最致命的威胁之一。
基于“科技创新、助推产业”理念,2023年10月至2025年4月两年间,芒果产业科技创新团队先后10余次前往覃斗及周边产区开展调研培训工作。同时,建造芒果种植园田间农业气象观测站,积极开展灾害性天气观测和预报及研究相关防控措施,结合气象部门发布的寒潮预报预警,针对芒果花期遭遇低温寒潮的影响,成功研发芒果花期压花新技术。
低温寒潮来临前,进展芒果压花。
2024年2月至3月,湛江遭遇罕见低温,部分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果园几乎绝收。而广东海洋大学团队研发的“压花避寒”技术,利用芒果二次成花习性,在芒果花期,通过人为剪除初花花梗,促使植株在寒潮后重新抽穗开花。这一技术结合田间气象观测站数据,精准预判寒潮窗口期,帮助果农在低温来临前完成压花操作。
2024年试验显示,采用该技术的果园成功实现二次开花,避开了寒潮对花期的毁灭性影响,坐果率显著提升。
此外,团队还开展了科学研究,探讨了不同芒果品种在温度胁迫下花粉萌发率、花粉管长度及其基本温度的变化规律。基于研究结果,团队研发了γ-氨基丁酸(GABA)和L-丝氨酸及其复配剂,用于提高低温胁迫条件下芒果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和坐果率。目前,该方法也在小面积试验阶段,取得了初步成果。
针对芒果采后货架期短,病虫害严重,目前正在研发新型芒果采后保鲜剂,可有效延长货架期20天以上。
校企合作
共筑芒果产业新未来
广东海洋大学“双百行动”团队与广东画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不仅为芒果产业带来了科技创新的“及时雨”,更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了新平台。
据悉,双方共同建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不仅推动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还为培养高素质农业技术人才提供了实践平台。
芒果避雨栽培,可有效减低湛江春季多阴雨天气对芒果开花授粉的影响。
针对芒果花期多阴雨天气对芒果开花授粉的影响,易造成芒果华而不实的产业问题,双方开展联合攻关,成功研发出芒果避雨栽培设施,可有效减低湛江春季多阴雨天气对芒果开花授粉的影响。目前该技术已进入小面积试验阶段,随着对避雨栽培技术的成熟和完善,可以大面积推广。
通过校企合作,团队不仅解决了芒果产业面临的实际问题,还为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了解,在广东海洋大学的推动下,团队与广东画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雷州芒果科技小院已获教育部批准。
下一步,广东海洋大学 “双百行动”团队还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种源选育、新品种研发、花果期防灾减灾技术攻关等方面提供指导服务,擦亮广东“覃斗芒果”产业名片。
采写:南方农村报 任亚航
来源:南方农村报